您好,歡迎來到冷凍食品網(wǎng):國內唯一服務于冷凍食品全產業(yè)鏈的綜合平臺
2019-12-0611:02
來源: 冷凍食品網(wǎng) 發(fā)布者:魯粉玲近年來,智能餐飲頗為受餐飲人矚目,無論是肯德基、德克士等西式快餐,還是海底撈、五芳齋等中式餐廳,均涉足智慧餐廳。
前兩日,冷食君提到的涮便利無人火鍋餐廳也是智慧餐飲的一種。(點擊回顧:關注丨“叫板”鍋圈!樓下火鍋食材+樓上無人餐廳,這種新模式你看好嗎) 有人預計,未來3-5年智能科技將大面積地滲透到餐飲業(yè),從而影響整個餐飲行業(yè)的變局。
如今,餐飲渠道已成冷凍食品銷售的一條“有利”賽道,獲得不少廠商的青睞。基于此,智能餐飲的走向無疑給廣大廠商指明了另一發(fā)展新導向。
今天我們要說的對象,便是智能餐飲的一種。相比智能餐廳,它更小、更方便、更靈活。作為堂食、外賣的一種補充,其未來發(fā)展是否可期呢?
?冷食傳媒記者 | 魯粉玲
??? 1 ???
現(xiàn)象:一臺放在便利店的烹飪機
近日,一臺小小的智能烹飪機引起了不少人的“興趣”。
該機器投放在便利店,店里有專門為其研發(fā)的標準化餐飲產品作為搭配,主要是一些餃子、餛飩等面食產品。
只需短短3—5分鐘,便可以享受到一鍵即食的現(xiàn)做美味!這臺智能烹飪機是怎么做到的?
☉ 識別。消費者選好自己喜歡吃的餃子或餛飩,取出產品放到智能烹飪機上進行掃碼識別;
☉ 匹配。根據(jù)所掃描產品信息,烹飪機在云端會智能匹配出對應的加熱曲線,自動生成相應的加工流程;
☉ 支付。支付成功后烹飪機即可開始自動注水并加熱,3—5分鐘后即可食用。
據(jù)放置該烹飪機的便利店表示,機器是便利店統(tǒng)一購置多臺,投放在部分門店。“形式比較新穎,目前還是有不少消費者樂于接受。”
外賣頭條創(chuàng)始人安神表示,這種業(yè)態(tài)算是堂食與外賣之外的一種補充,可滿足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。另外,也可在此基礎上做外賣或者外送業(yè)務。事實上,在該便利店外賣群中,智能烹飪機系列產品點單率并不低。
此外,冷食君發(fā)現(xiàn),該智能烹飪機源自一家青島A公司,這是一家以智能設備等為核心,數(shù)據(jù)為驅動的餐飲新零售服務提供商。與其搭配的標準化餐品源自青島B公司,而這兩家公司,均隸屬于青島M集團,智能烹飪機與標準化餐品搭配,共同作為該集團的項目之一進行。
??? 2 ???
解決行業(yè)痛點,趨勢必然?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8年中國餐飲收入突破4.2萬億,2019年前三季度,全國餐飲收入32565億元,同比增長9.4%,總的來看,前三季度餐飲經濟運行總體平穩(wěn),餐飲行業(yè)呈現(xiàn)出繁榮發(fā)展的趨勢。
但與整個行業(yè)的穩(wěn)步增長不同的是,餐飲企業(yè)的經營難度越來越大。眾多餐飲商家面臨著房租高、人力成本高、食材成本高、毛利低的“三高一低”的困境,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。
而今,隨著生活節(jié)奏的加快,很多年輕人沒時間買菜做飯;又擔心外賣食品安全問題,且隨著補貼減少,外賣價格也越來越貴;而對于近年來發(fā)展迅速的便利店而言,鮮食損耗太大,產品反復加熱導致口味較差。
因此,對于餐飲企業(yè)、消費者、便利店而言,智能烹飪機的出現(xiàn),簡直就是一個“救星”的存在,它體積小,用處多、適應場景廣泛,智能化優(yōu)勢明顯。
智能烹飪機項目搭配相應產品,通過零售的方式,以最小面積,使用最少人工,互相聯(lián)動產生最高坪效,最終產生最高的效益。可以說,越是餐飲需求難以滿足的地方,烹飪機的優(yōu)勢就越發(fā)明顯。
該項目的公司具有自主研發(fā)中心,已推出近百款產品,涵蓋面條、水餃、餛飩、米線、湯飯、風味小吃、韓餐等眾多品類,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。
??? 3 ???
智能餐飲模式,前景幾何?
如今,隨著消費者習慣變化以及餐飲線上線下一體化程度加深,智慧餐飲時代已經到來,甚至有人喊出“無智能,不餐飲”的口號。
再加上新零售概念興起后,自動販賣機渠道發(fā)展迅速,年均銷售增速已經超過100%。預計到2020年,一臺自動販賣機的月銷售額將達到6000元人民幣,自動販賣機渠道年銷售額將接近1000億。由此可見,自動販賣機在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。
智能餐飲無疑是未來大趨勢,在此之前,飯美美自動售飯機、三全鮮食等均有涉足類似的智能餐飲項目。但是,不少行業(yè)人士并不看好這種模式,認為脫離了餐飲的本質。而所謂餐飲的本質,行業(yè)人士曾用三個詞定義叫:溫度、滋味和鍋氣。
溫度不難理解,就是餐食入口時要明顯有“燙”的感覺,保證這個并不難;鍋氣就是食材在高溫快速爆炒的過程中散發(fā)出的香味,以現(xiàn)在的加工技術,鎖住餐食香味也并不難實現(xiàn)。而以工廠標準化生產,采用冷鏈配送、終端復熱的模式,最難復制的就是中餐的滋味,這就涉及到了中餐難以標準化的問題。
而在中餐品類中,餃子、餛飩等面食最容易標準化復制,單從品類選擇來看,該項目相比飯美美,似乎更有優(yōu)勢。“相比速凍的快餐,餃子、餛飩等面食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。”安神表示。
“這個項目投資少,風險低,易操作。所以市場認可程度比較高。”項目方表示,理論上不限制區(qū)域,但是要考慮當?shù)氐南M能力以及冷鏈是否輻射。從大方向來說,在未來智能化的趨勢和人們追求品質生活的大背景下,該項目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無限的發(fā)展?jié)摿Α?/span>
據(jù)了解,該項目以合伙人為主要合作方式,“加盟個餐飲店,房租每年至少需要三四萬元。而這個項目不僅可以在便利店、餐飲店做,還可以自己不開店,成為合作人,將機器、產品轉賣給網(wǎng)吧、便利店、社區(qū)超市、賓館等場所。”
目前,該模式正在有序布局中,后期發(fā)展如何尚需時間驗證,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(yè)10億+
交易額10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