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0509:12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:編輯3月4日下午,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;3月5日上午,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。兩會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,一起來看看,食品業界的兩會委員代表們都準備了哪些提案議案?
01
全國人大代表、三全食品董事長陳南
建議將冬至增設為法定節假日
陳南表示:“冬至在古代就是我國的法定假期。古代人們視冬至為陽氣始生、萬物更新的日子,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和慶祝活動。因此,將冬至設為法定節假日,是對這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,有助于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。”
與此同時,陳南認為,從現有法定節假日分布的角度來看,國慶后到元旦期間長達近3個月沒有公共假期。冬至恰好位于這個時間段內,將其設為法定節假日,可以填補這一假期空白,滿足人們的休息需求。同時,冬至作為冬季的重要節日,其寒冷的天氣也適合人們在家中團聚,享受家庭的溫暖,增進親情和友情。
“將冬至增設為法定節假日,既是對勞動者休息權益的保障,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;既填補了國慶后到元旦期間的假期空白,又能促進文化旅游和消費等相關產業的發展。因此,建議盡快將冬至納入我國法定節假日體系。”陳南說。
此外,陳南認為,企業應積極致力于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文化資源,創新文旅產品,以促進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,充分展現城市的文化特色與魅力。
02
全國人大代表、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
構建科學的種豬育種體系
全國兩會召開前夕,秦英林與部分媒體交流,介紹圍繞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5份建議案:
一是持續推進養豬業的智能化發展,賦能生豬產業成為現代產業。
二是要堅持綠色低碳發展。
三構建科學的種豬育種體系。
四持續推進豬病凈化。
五持續推行全價日糧,營養平衡、節糧增效、低碳減排。
在談到“構建科學的種豬育種體系”這一建議時,他說,公司要投資60億,全力打造新的育種平臺,實現中國生豬種業完全獨立自主,還要解決一個世界性難題——讓國人吃上更香的豬肉,找回兒時豬肉的香味。
03
全國政協委員、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
建議對街頭餐飲消費發放補貼
劉永好近日在媒體溝通會上介紹了今年的提案主題。
劉永好表示,今年全國兩會計劃提交5份提案,主題圍繞“三農”問題、民營經濟、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等。
他指出,現在農業院校的畢業生真正留在農村的不多,建議對到農村創業的年輕人給一些補貼,比如,大學畢業去農村創業,每年給一萬塊補貼。此外,對返鄉農民工給予支持和培訓。
此外,劉永好建議,除家電、汽車等大宗消費品補貼,政策還可通過消費券形式,刺激街邊小店消費。街邊餐飲,每天的早餐、油條、面包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,既可推動消費、又能改善群眾生活。
“我們的街邊店,我們的面條、我們的餅子,我們的餐飲活躍,基礎的肉蛋奶需求,我覺得更為重要。發消費券和大的消費品的補貼結合起來,更立體支持,是不是更好。”
04
全國人大代表、好想你董事長石聚彬推動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
近日,石聚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他對如何解決食品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和堵點保持高度關注。
石聚彬認為,藥食同源理念源遠流長,在傳統中醫理論中,許多食物兼具藥用價值,既能提供營養,又能調理身體機能。如今,將藥食同源食材應用于功能性食品開發,契合了當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,已經成為食品產業新的增長點。這一產業的發展不僅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,更為解決慢性疾病高發、老齡化社會健康保障等問題提供了新路徑,市場潛力巨大,有望在大健康領域掀起新的浪潮。
不過,在石聚彬看來,我國藥食同源食品產業發展中也存在“短板”:第一是加工技術存在一定的局限,比如超微粉碎技術,它的高能耗和有待提升的工藝參數適配性,制約了行業發展和整體生產效率的提升。第二是加工標準、質量標準、檢測認證體系等多個環節標準尚未完善。
然而,在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,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日益凸顯,石聚彬建議大力推動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。建議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關鍵技術研發,建立協同創新平臺,并加快完善標準體系建設?。
此外,石聚彬表示,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,要以工業的思維做農業,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,拉長農業產業鏈條。希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其他企業強化品牌賦能,促進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。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+
交易額10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