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前,針對火鍋料行業產品質量差、價格戰的亂象,海霸王(汕頭)食品有限公司(簡稱“海霸王”)總經理魏潔玉表示,從某個角度講,行業形勢嚴峻也有好處,會加速淘汰一些對品質不負責、只圖眼前利益的企業,從而凈化環境。
如今,談到火鍋料升級,魏潔玉分析,不升級就是等死,升級才會有一線生機,但與速凍米面行業相比,火鍋料升級將更慢,因為特點不同。比如,水餃湯圓主要在賣場銷售,而火鍋料的渠道就很多,這使得行業洗牌期大大延長。因此,火鍋料升級戰會是一場持久戰。
2017-12-2814:32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:編輯
一年前,針對火鍋料行業產品質量差、價格戰的亂象,海霸王(汕頭)食品有限公司(簡稱“海霸王”)總經理魏潔玉表示,從某個角度講,行業形勢嚴峻也有好處,會加速淘汰一些對品質不負責、只圖眼前利益的企業,從而凈化環境。
如今,談到火鍋料升級,魏潔玉分析,不升級就是等死,升級才會有一線生機,但與速凍米面行業相比,火鍋料升級將更慢,因為特點不同。比如,水餃湯圓主要在賣場銷售,而火鍋料的渠道就很多,這使得行業洗牌期大大延長。因此,火鍋料升級戰會是一場持久戰。
01
渠道多元化,火鍋料升級時間更長
魏潔玉認為,現在火鍋料行業還處于群雄逐鹿的時代,生產廠家很多,產品魚龍混雜,每一家企業都能分一杯羹。至于行業洗牌期何時結束,他預測至少還需要10年。
魏潔玉做出這個判斷,主要依據的是速凍米面行業的發展軌跡和火鍋料的渠道特點。
他認為,任何行業都有一個從前期萌芽到產品增多,再到洗牌成熟的過程。現在火鍋料的發展階段有點類似于2000年左右的速凍米面行業。當時市場上的湯圓水餃普遍在1.8元/斤左右,生產廠家非常多,但發展到如今,在河南這樣的速凍米面大省,做湯圓水餃的企業并不算多,市場基本飽和,行業已經逐漸成熟。至于火鍋料,他表示:“目前這個行業的門檻還是太低了!很多手里稍微有點錢的人,花幾萬塊錢買個設備就可以做丸子。成本低,有利潤空間。這種狀態還將持續三五年。”
從渠道上來看,水餃湯圓等產品主要在賣場銷售,其他渠道占比不超過10%。然而這一渠道進店成本很高,比如在上海,一個單品進入賣場僅進店費就5萬元,實際上這個產品的年銷售額可能還不足50萬元。為了樹立品牌形象,大企業可以這么做,但很多小企業根本就做不了,所以說門檻比較高。
火鍋料與速凍米面有很大不同,從麻辣燙、關東煮到星級酒店、旅游景點、高檔餐飲連鎖店等,幾乎所有渠道都適用。所以近幾年,火鍋料行業規模一直在持續擴大,“這是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。”魏潔玉說。
但他也發現了一個新問題,就是現在散包裝產品有增多趨勢,無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,賣的都有散包裝產品,這不僅不利于企業打造品牌,對整個行業形象也有負面影響。“比如消費者吃了某一家的丸子覺得不好吃,可能就認為其他的也不好,這使得消費者對整個行業印象都不好。”
魏潔玉表示,現在行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,火鍋料升級需要的時間比速凍米面更長。
02
產能擴建熱度不減
安井的上市,在火鍋料行業引發很大關注。在魏潔玉看來,一方面,大型火鍋料企業上市,肯定會對行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,“企業上市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擴產能籌集資金,以便規模化發展”;另一方面,宏觀來講,也可以看出國家對食品安全更加重視,希望通過大企業的標桿作用努力推動消費升級。
魏潔玉表示,現在無論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,都在擴大產能搶占市場。比如去年,安井和海霸王都曾通過降價來搶占低端市場。魏潔玉表示,其實這種做法對于大企業而言,并不是為了賺錢,而是戰術性策略。
“海霸王打算在3年內上市。”魏潔玉透露,這一目標是海霸王董事長在3月的企業全國會議上提出的,“我們的產品、盈利指標等基礎都是很好的”。
據了解,海霸王現有的汕頭、從化和成都三個生產基地都在擴充產能。比如汕頭工廠,產品品項增加了好幾層,涵蓋湯圓、水餃、火鍋餃等。從化工廠、生產車間、冷庫等,也都在擴充。近幾年,海霸王更是一直在華東尋找合適的工廠作為新生產基地。“今年我們加大了尋找新工廠的力度,希望可以盡快在華東落子。”魏潔玉說道。
至于中小企業擴大規模的原因,魏潔玉表示,跟渠道的發展有很大關系。
他認為,消費者對丸子的認知度遠沒有湯圓水餃那么高,現在省會城市的人都比較注重品質,下一級市場的也有一定的品牌意識,但再往下,縣級甚至鄉鎮市場,基本就沒什么認知度了。“所以很多小企業還能活著,甚至活得很滋潤,就因為還有鄉鎮、縣級市場可以做。”魏潔玉說。
“五六億到10億規模的中型企業,是生存最艱難的。”魏潔玉分析,中型企業的產品定位,前幾年還比較合適,但如今中等城市的消費者已經有了品質品牌的意識,中型企業的主流產品如果還停留在幾年前的水平,銷量肯定會下滑。不升級就是等死,升級也要找到合適的路才行,一旦出現大的失誤只會死得更快。
03
行業將向專業化細分
經濟的發展帶動著消費觀念的改變和渠道需求的變化。比如以前地攤上的關東煮、麻辣燙等,現在基本上都進了店,誕生出像張亮麻辣燙、楊國福麻辣燙等類型的連鎖店。這些餐飲品牌對產品品質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了,所以低端產品不升級肯定是等死,因為消費需求在逐步下降,企業利潤越來越少。
魏潔玉認為,火鍋料升級是大趨勢,如何升是個大課題。首先,不能亂升級,要看升級后的產品是否適合市場;其次,是否與原有渠道對應,能否做到突破和拓展,比如高檔產品應該尋找星級酒店、餐飲連鎖店等一些新渠道,而不是去擠地攤麻辣燙等老渠道;最后,營銷模式也得與時俱進,不能像以前總是大促特賣,而要根據產品特點來量身定制適合的推廣方式,比如不賣產品賣吃法等。
“火鍋料升級有利于行業良性健康發展,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可以吃到相應產品,比如縣級市場的能吃到中檔產品。整個市場肯定還會擴大。”魏潔玉說,“企業在升級過程中找準自己的位置,就是成功。”
至于還停留在低端消費階段的三四線市場,魏潔玉分析,升級速度會慢一些,畢竟消費者培育需要一個過程,不過一旦大家接受了好產品,低端產品就會逐漸失去市場。不過他也擔心,一部分消費者吃到不好的丸子,對整個行業形成負面印象。
魏潔玉就行業發展趨勢預測,隨著火鍋料升級戰的進程加快,一部分廠家會被淘汰。廠家減少,行業門檻逐步提高,整個行業將向專業化方向發展。
那么何為專業化?魏潔玉具體解釋道:“如一個廠家有一兩個產品引導行業發展,制定出產品標準等,這跟湯圓水餃等速凍米面大單品類似。”
《冷凍食品》劉圣蓉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+
交易額10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