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7-1321:54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:編輯轉眼間2022年的上半年已經結束。提到上半年,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海那場持續了兩個多月的疫情。
就在即將告別上半年的時候,國家接連發了兩個和疫情防控有關的文件:取消行程卡星號;入境者隔離時間由“14+7”,縮短為“7+3”天。疫情防控政策更加靈活和科學化,讓我們對未來保持謹慎的同時更多了一份期待。
那么,剛剛過去的上半年,凍品行業的生意怎么樣?對于下半年又有什么預期?冷食君開展了一次線上調研,并對部分企業進行了重點走訪。
一起來看看結果吧!
冷食傳媒記者 | 呂翠平
1
疫情之下
企業產銷皆受影響
在上半年業績情況的調查中,統計結果顯示,今年上半年,整個速凍食品行業形勢并不太樂觀,半數企業都承壓較大。
其中參與調查的生產廠家中,有56.04%表示業績比去年同期出現了下滑,僅有三成表示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所上漲。
△參與調研的生產廠家
2022上半年業績情況
經銷商和供應鏈企業也感受到了同樣的壓力,有46.15%的企業表示業績較往年下降。不過,和生產廠家相比,經銷商和供應鏈企業中業績與去年持平的比例更高,為23.08%。
△參與調研的經銷商、供應鏈企業等
2022上半年業績情況
這一情況,在速凍食品行業龍頭三全食品今年的一季報營收中也有所體現。
據三全食品2022年一季報顯示,公司營收23.43億元,同比僅上升0.49%。
△三全食品2018-2022年一季度營收對比
而2021年一季度,營收增幅為5.17%。2020年,更是同比增長16.14%,都遠高于今年的0.49%。
如果說,2020年和2021年屬于疫情特殊時期,不具備參考價值,那么我們繼續回溯到2019年和2018年,一季報的營收增速分別為5.04%和7.65%,同樣遠高于今年。
關于業績下滑原因,無論是生產廠家還是經銷商,認為“受疫情影響餐飲渠道受阻”對業績影響最大的都超過了六成,還有近半數的企業把票投給了“消費者花錢更謹慎了,消費不旺”。
△生產廠家:2022上半年業績下降原因
△經銷商、供應鏈企業等:2022上半年業績下降原因
另外,“競品價格搶占市場”和“疫情之下物流不通暢”也是影響業績的重要原因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導致業績下滑的因素中,排名前兩位的都與疫情相關,這也說明了疫情對于速凍食品行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。
冷食君對其中一些企業的情況進行了進一步的了解。
提到今年上半年的情況,河南一口福食品有限公司表示,主要的影響是銷售渠道受阻。該公司總經理韓濤告訴冷食君,之前,學校團餐給公司業績做了不小的貢獻,但是,受疫情影響,很多學校推遲開學或者學生居家上網課,影響了該渠道的銷量。
河北三可食品有限公司作為一家主打手工水餃的企業,則表示,3月疫情嚴重時,要求全民居家,給公司的正常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
同時,部分爆發疫情的地區,還存在物流不暢的問題。“比如,我們在長春和呼和浩特都有經銷商,在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,給這些區域發貨會不太順暢。”三可食品營銷總監陳艷志說。
在他看來,疫情最大的影響還體現在消費信心上,“去年疫情被控制住之后,我們從5月份開始忙,一直忙到了年尾,中間基本上沒有淡季。就連通常的淡季六七月份,市場的需求量也沒有明顯的降低。但是,今年盡管疫情控制住了,人們卻普遍不敢消費了。”
他分析,這可能與上海疫情有關,疫情之下,很多人失業,斷供斷貸,給很多人留下了心理陰影,不敢放肆消費,僅僅保留了基礎性消費。
受訪企業提到的情況也跟“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和問題”的調查結果相互印證。
△目前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和問題
67.03%參與調研的企業認為“市場需求不足”是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,同時還有45.05%的企業正在受到上游原料和產品供應問題的困擾。
2
拓渠道,推新品
成為各企業拉業績利器
面對今年上半年的疫情,一些企業采取措施積極應對,業績不降反升,我們也對業績增長的原因進行了統計。
在業績提升的生產廠家中,超過半數的表示,是因為新渠道的開拓,其次,則是因為推了新品。
△生產廠家:2022上半年業績增長原因
這種情況在經銷商和供應鏈企業中也基本一致。
△經銷商、供應鏈企業等:2022上半年業績增長原因
對業績增長幫助最小的則是降價,在生產廠家中占比還不足10%。可見,前些年的價格戰,對于業績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小。
另外在參與調研的生產廠家中,有超過7成表示,今年推出了新品,其中有38.46%的廠家表示,新品數量較往年更多,但也有26.37%的廠家表示今年推的新品數量有所減少。
△2022上半年是否推出過新品
△2022上半年推出新品的數量與往年對比
這個統計結果跟我們回訪的情況基本一致。
韓濤表示,盡管團餐渠道受到了一定的影響,但公司整體業績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,這得益于新渠道的開拓。
“在團餐渠道受到沖擊后,我們就調整重心找配送早餐的經銷商,又趁此機會開發了原來的空白區域,通過輔助經銷商地推早餐攤點等多種方式,對沖了團餐渠道業績的下滑。整體來說,上半年穩中有升,還算可以。”韓濤說。
拓渠道也是三可食品面對疫情影響的對策之一。據陳艷志介紹,作為一家傳統的速凍水餃生產企業,三可食品近年來,一直在根據行業形勢的變化開拓渠道。三可食品剛成立時以流通渠道為主,自2009年左右開始開辟餐飲渠道,2014年隨著外賣的異軍突起,開始針對外賣研發水餃,目前已經成為業內專業供應外賣水餃的頭部品牌。
這兩年,面對疫情,三可食品結合公司的優勢和在餐飲行業積累的經驗,開始嘗試與餐飲連鎖企業進行深度合作,為企業做專屬定制。“有的企業需要定制一定克重的產品,有的企業需要某個性口味的產品,我們就能利用自己的生產優勢和研發優勢,幫企業實現。”陳艷志介紹說,因為專屬定制業務的開展,公司的銷售范圍也從山東、河北、北京等地擴展到了上海、廣州等南方地區,打開了公司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。
此外,三可食品還在嘗試直播。不過,和很多企業直播是為了帶貨不同,三可的目的則是招商。“我們就在直播平臺上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和產品特色,從而讓更多的餐飲連鎖企業和經銷商群體看到我們,了解我們,進而成為我們的客戶。”
陳艷志介紹,以上多措并舉,三可上半年業績不僅沒有下滑,還有小幅增長。
同樣涉足電商的還有四川龍旺食品有限公司。該公司副總經理郭志軍告訴冷食君,近兩年,龍旺一直在嘗試電商平臺銷售,效果不錯。
為了更好地滿足家庭餐桌的需求,龍旺食品還推出了雪花包、糯米雞等多款新品。“這兩年,湯圓水餃等品類的增速放緩,而速凍面點類增速則很快,尤其是早餐餐桌需要的產品,增長迅速,所以,我們就針對市場需求推出了多款新品,目前市場銷量很不錯。”
3
超四成企業對下半年預期樂觀
盡管上半年的形勢不太好,不過對于已經到來的下半年,業內人士則比較樂觀。
對于下半年的預期,超過四成的企業認為會大幅好轉,只有15.38%的企業認為會更加困難,剩余四成目前則持觀望態度。
△對2022下半年的預期
而對于下半年工作的重心,拓渠道和推新品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。
△2022下半年或今后的計劃
郭志軍認為,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緩和,下半年銷售情況應該會好一些。不過,他也提醒,企業還是應該把做好產品放在首位。“做好產品,滿足消費者對于品質和口感的需求,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。”
陳艷志也判斷,今年下半年的情況會比上半年好一些。當前各地在疫情防控方面都有經驗了,各企業在應對疫情方面,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下半年市場行情應該會有所好轉。
冷食君曰:
這次年中調研歷時整整一個月,得到了大家的熱烈響應。雖然樣本數量還遠遠不夠,投票結果也不能完全代表整個凍品行業,但還是想把真實的結果呈現給大家。
冷食君在一個個答案中看到了大家的迷茫和困擾,但同時也看到了努力和堅持。
無論怎樣2022年上半年已經過去,下半年一起加油吧!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+
交易額10億